六年前的即興,跟新認識朋友同遊白俄羅斯,短短六天,無險但有趣,鬧出兩個笑話。
一天,走進餐廳點菜,勉強從餐牌一堆俄文字母中拼出「shakalad」,即是朱古力。我以為在冰天雪地有熱朱可喝,當侍應端來一小碟,我興奮打開面蓋,熱朱古力不見,卻是包裝好的硬朱古力。朋友見狀大笑不已,相信今天她還會記得這傻事。那朱古力是白俄羅斯國產牌子,但可可豆原料是來自拉丁美洲。
同樣來自拉丁美洲的馬鈴薯,容易栽種,早在白俄羅斯和歐洲這地土壤裡落地生根。
白俄羅斯的馬鈴薯煎餅混合奶類和洋蔥同製,香脆可口,甚至有以煎餅為底的仿意大利薄餅,一試難忘!

白俄羅斯人也愛吃餃子,常以為餃子只是東亞或意大利人的專利。白俄羅斯有種小餃子,一隻一口可吞,煮熟數十隻後就是一餐。
我們買了一批急凍豬肉小餃子,準備第二天煮熟當早餐。第二天早上我自動請纓煮餃子,可是沒有把煮即食麵的經驗及時轉移,凍水落餃,並不像水滾落麵,結果餃子黏成一團,又成為傻事一記。
白俄羅斯,還是有過平靜有趣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