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式綜藝New Normal

本來想七月回老家,然而COVID-19(新冠或武漢肺炎,隨君選)突在老家再度肆虐,於是還留在泰國混日子,甚至去找工作也說不定。
一天傍晚我找家小飯館晚飯,望向電視螢幕。COVID-19爆發後,電視娛樂變得更重要,至少更要紓緩和振奮人心。相對劇集可以天馬行空,娛樂資訊、綜藝或清談節目則貼近世情多一點,至少在防疫措施如是。

youtube截圖。 曲目: 《奔向明天》,三池淵樂團


那晚看到的是歌唱擂台。乍看舞台、評判、現場觀眾無一不缺,但一出現現場觀眾的片段,底下就有一行字幕:「此片段來自資料影片」。避免人群多一個機會聚集,多一個機會感染,自是明白,但為何不坦白承認不設現場觀眾,還要剪輯舊片呢?多看幾次,看到觀眾席上方的家鄉雞上校大頭,猛然明白——人家可是贊助商呢,沒有其他機會放廣告,怎好意思忘記它?舞台兩側,還有評判席下方的廣告位都滿了,不如重播舊片,至少節目看來完整一些,贊助商見到廣告也就收貨。
是的,泰國電視綜藝節目的廣告,放得比香港多,舞台或評判席或主持座位前,都是展示廣告和商品的場合。
評判人少,毋需減少,但他們每人中間,都有一塊透明隔板,手工不致太差,至少跟街頭商店那些用喉管作框,透明膠布為隔的隔板來得正式一點。而這些見得到,觸不著的距離,裝詩意說,「透明卻遙遠」。
透明的還有塑膠臉罩。這陣子好些人不用口罩,或不只用口罩,換上一個眼鏡戴法,前方卻是能掩全臉的透明塑膠臉罩。有這臉罩,飛沫難飛出去飛進來,呼吸順暢,清潔方便,更重要的是,細劃妝容不會被口罩破壞,清晰示人,可謂女男演藝人恩物。有了塑膠臉罩,也不可只費心機化好眼妝,要繼續全妝示人,舞者如是,清談節目的主持和嘉賓都如是。
聽說有店家推出劃上花紋的透明臉罩,想把它演化成裝飾品,不過好像銷路欠佳。
這些新常態是否怱怱而過,還要拭目以待。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