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些日子晚上回家的時候,抬頭仰望天空發現月亮非一般的大、非一般的亮白,原來當天是天文現象「超級血月」的日子。
超級血月是指超級月亮(超級滿月)和月全蝕,超級月亮是全年最大滿月的時候,這個滿月比起全年最小滿月的直徑大差不多14%。而月全蝕是指月球進入地球影子的區域,造成陽光無法照射而失去光芒,至於血月的成因是月亮反射太陽光時,太陽光中的藍光會在進入大氣層時被散射開去,餘下紅光走到我們的眼球內,形成呈銅紅色或暗紅色月亮的情況。
錯過了這次觀賞超級血月的時間,要等12年後才會再出現,不過本年11月還會有一次月偏食的日子。

這些自然現象在小時候是一件大事件,新聞媒體都會冠以百年一次、千年一遇的名號,再加上小時候並沒有甚麼娛樂,這項免費的娛樂便成為了一年之中值得期待的大日子,可是香港的家庭父母基本上與忙碌劃上等號,能抽時間去體驗的日子少之又少,每每只能從隔天早上的新聞片段上觀看奇景,因此多數只有期待的部份。
到長大後有能力自己外出觀賞自然奇觀,便發現其實新聞上看到的片段和照片原來得來不易,在航拍還未普及的時候,要拍攝一段高空遠眺香港全貌的片段,除了坐直升機外,就只能背著背包登上高山。攝影師當然沒有奢侈的直升機,只好早早執拾好背包徒步登山,背包內除了維生的食物飲料外,負荷最大的應該就是鏡頭了,因為要能拍攝到月亮有肉眼看到的大小需要200mm或以上的遠攝鏡頭,視乎鏡頭大小和質素,一支鏡頭就需要背上2-6磅的重量,加上相機、電池、腳架、濾鏡及其他配件,大概一個背包光拍攝用品便超過20磅,如果需要拍攝移動縮時的影片便需要更多的配件和負重,這個重量在平路上也已經艱辛,卻要走到斜坡上,更顯那張照片的寶貴。
還幸科技發展迅速,現在的器材越來越輕、越來越細、越來越堅固,讓我們可以更準確、更方便地觀賞、感受、記錄下每個重要時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