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電視劇《大叔的愛》成為一時熱話以外,相信大家談及的都離不開移民。各有離開的原因,在此不贅,敘的是有這一個機會讓許久不見的大家有藉口再次集合。
一般知道朋友將要移民,都會問他甚麼原因要移民、用BNO簽證還是投資移民、學生移民、移民到那個國家等等問題,而這次劈頭就問:「你想見邊個?想玩咩嘢?想食咩嘢?」,然後得到的是都沒所謂,那就給你一個驚喜吧。
雖說移民,但遲些日子要見面其實不難,只是如果要集合吧地球保衛隊就難了,所以便想了一個活動,將大家集合起來玩一天,而這個活動就是「爬龍舟」!在大學龍舟校隊相識,一起渡過三、四個寒暑、一起在八號風球的中環碼頭撞和防坡躉船、一起喝黑油油的城門河水……經歷了一堆堆歡與笑,卻因為畢業投身社會而分散,沒有牽系可以再一起相聚的隊友,如今得著一個藉口相聚。
是次活動以fun day形式租了半天龍舟,龍舟分小龍、中龍和大龍,小龍左欄五人右欄五人、中龍左右欄各十人而大龍則左右欄各二十人,每條龍上面都有一位陀手用來控制龍舟前進和後退的方向。活動一開始是大家先到場集合,然後讓將要移民的朋友到附近的地方下車,然後冒著雙眼帶他到更衣室換落龍的衣服,因為需要保持神祕,事前便要到游泳用品鋪購買需要用到的泳褲,這時候想著想著,好像有一點兒尷尬和奇怪,一個大男人幫另一個大男人買泳褲,這不大叔的愛嗎?然後另一半跟我說,男人到游泳用品店買泳褲是非常普通的一件事,因為你是男人,你是有需要穿男裝泳褲的,看小一點大叔的愛吧。
到了場地最艱難的是我們七個人要合力將三百多公斤的纖維龍搬出海,而我們只有五男三女,吃盡奶力地搬出沙灘邊已經開始需要貓車將隊友抬走。畢竟已經不是精英運動員的年紀,走了幾個賽程便決定上水吃個午餐,如果是在沙田練習的話,多數會吃雲桂香米線,不過今次在三聖練習,當然是吃三聖邨的海鮮——豉汁蒸鯇魚。平常的豉汁蒸鯇魚份量大概有一張紅衫魚的闊度和威化餅的厚度,而這家餐廳的鯇魚比起斧頭扒還要大,而且蒸煮時間拿捏得相當準確,由內而外都熟得剛好,味道香而不咸,慢慢滲出魚的鮮甜,終於明白為甚麼練完龍後的叔伯都愛吃魚,而笑我們這些年輕人一口一口肉吃下去是吃「小朋友餐」。
雖然大家都開始變了逆流大叔,也可就此革命、放肆去一拼,無論留下來的人還是勇闖新天地的朋友,最後寄語,我們雖被時代拆散,不過巨浪翻起我們亦是在一起,好好掛牽,我們來日再見,說了再見,就會再見。
這不是我們的龍舟初體驗,也不會是我們的終體驗,好好未來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