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屆東京奧運刷新了很多記錄,其中一個讓我感興趣的是今屆新增了滑板項目,而日本隊更取得男子組金牌及女子組銀及銅牌,而女子組銅牌的主只是年僅12歲零10個月的開心那,應該是歷年來最年輕的獎牌選手。
滑板項目其實非常有趣,不同的動作和花式令人目不暇給,如武俠小說一樣做到人板合一,也需要膽量會智慧去駕馭那塊滑板。不過,原以為奧運會新增滑板項目會令滑板這個項目正名為運動,可是卻不如我所期望。
在香港這個城市,彷彿滑板就跟壞這個字扯上聯繫,多數會與紋身、酒精、煙草等等歸屬一類,令人敬而遠之。其實滑板除了是一個實實在在的運動項目外,還是一個非常方便的代步工具,尤其在平坦的道路上,讓人可以空著雙手快速前進。而且滑板也是一個非常方便的攝影工具,可以將相機連單腳或小腳架放在滑板上,然後Dolly in或Dolly out,是一個平民板的推軌方式,或是在賽跑項目尤其街馬上,更可以輕鬆地跟拍著心儀的選手,可謂用途多多。
還記得在澳洲生活的時候,為了減少購物和上班路程時間而學滑板,一來是一個型格運動,二來是比起單車滑板更便宜,初來乍到節省生活成本是必須的。在控制滑板向前行、停止和轉灣也能輕易地在網上找到教學,問題是自己有沒有一個膽量站在滑板上,滑出第一步。
可能滑板項目還要靠我們努力地改寫它原有的刻板印象,希望能在香港踩起滑板上來不是被唾罵,而是得到一個運動項目應有的目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