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引致頭痛

作為一個努力奮進的好中年,定時定侯要好好增值自己,雖然在拍攝的方面已經算是有點基本認知,畢竟也是從事相關行業,但越是工作、越自覺自己有很多不足之處,固此便報讀了些相關課程。

始終每個人也有擅長和不擅長的區域,這個課程就著重於自己最不擅長的人像攝影。人像攝影有很多類別,婚攝、商業廣告、藝術攝影、寫實、運動等等……包羅萬有,每個範疇所要的成品要求都不同,因此需要各方面的學習才能夠滿足到模特兒或客戶的要求。

而所有攝影課程的第一課,大概都是看講解攝影鐵三角,光圈、快門、ISO三個元素。雖然是基本,但是先確認我們有沒有這個正確曝光的概念,也是很重要的。來了一個測試後,忽然想了一想,光圈級數是如何計算出來的呢?

常見的光圈有f/1.2,f/1.4,f/1.8,f/2.8,f/8等等……但為甚麼f/1.4加一級光圈會是f/2而不是f/1.8呢?

每一級的光圈值是指細一級的光圈值曝光量為大一級光圈的一半曝光量,因此曝光度和光圈孔徑的平方成正比,而光圈數的平方則成反比,而全級光圈值中相鄰兩個光圈數的平方比為 1:2,因此光圈環轉動一格,曝光度便相差一倍

算式則是:2 x f1^ ~ f2^

( 2乘光圈值的二次方,大約等於下一級光圈值的二次方)

舉例 

2 x f1.4^ ~ ?^

2 x f1.96 ~ ?^

3.92 ~ ?^

3.92開平方 ~ 1.97

因此f/1.4光圈的下一級光圈便是約數後的f/2光圈

不少人都會將全級光圈、半級光圈和三分之一級光圈都背起來,不過我認為數碼攝影的便利程度已經可以讓人忘卻這埋繁複的算式,用肉眼和liveView已經可以輕易地做到正確曝光,然而這些算式則對於非休閑的相機用家和需要使用測光器材的專業用家(無論菲林或數碼攝影)都是必修的知識。

始終光學也是離不開數學,而專業和休閑就在於對該範疇的認知、了解和興趣,不過也不用太勉強地去強迫自己學懂所有學術知識,始終攝影無論在工作還是興趣,都希望是笑著按下快門,而不是被攝影引致頭痛。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