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煮食,最小會做的餸菜,炸物也應該是數一數二。炸物的製作過程雖然不算太複雜,可是要開一鍋熱油,炸過食物後的油會變得有一點點焦的味道,也有一點食物的味道,而炸肉類東西尤其濃烈,所以很小家庭會經常開油炸(熱氣也是其中一個考量)。 不過早幾天到了九龍城一家洋食屋,點了一個吉列北海道十勝豚肉飯,除了皮脆肉嫩以外,味道亦調得非常精準,剛剛好帶出豚肉和油脂的鮮味,而沒有改變肉質。餐廳裝飾帶給我們90年代的感覺,門面亦有和式設計,順道回味一下多年不見的日本家鄉。 還記得自己在澳洲工作假期的時候,也有到過一家日式餐廳做了一陣子廚師,當時的我是從不吃南瓜,而第一次食便愛上,就因為老闆炸了一籃野菜天婦羅給我,其中的南瓜天婦羅除了香甜的南瓜味道外,外皮亦炸得薄薄一層,脆而不油膩,小小咸咸的味道更帶出南瓜的甜味。 回味過後,便到超市買了一個日本南瓜和一些菇類回家,來一個野菜天婦羅盛宴。 炸天婦羅的粉漿很簡單,最簡單的做法是將80g低筋麵粉過篩,然後將一隻雞蛋打進去拌勻,再加上100ml冰粒水加進去拌勻,酥脆的重點就是將低溫的粉漿與高溫的熱油相遇,巨大的溫差便會令粉漿變的酥脆,有些人亦會將低筋麵粉加點鹽過篩去增味,不過口味因人而異,可加可減。 油溫是最難控制的一環,要做到約170-180度的油,要控制的非常好,如果將粉漿放一點進炸油裏,粉漿在油中一半便回彈浮上面,就代表溫度差不多。當然油量不可以太小,不要以為用一個小一點的鍋便可以省下一點油量,如果油量過小的話,將炸物放進鍋裏的時候油溫會變得太低,外皮不但不脆,內裏更有機會未熟透,然後再用更多時間去炸熟的話,便很容易燒焦。 要做到一個漂亮的天婦羅,除了沾粉漿的量要控制得好,另外還要在一邊炸的時候一邊幫炸物添加粉漿,讓炸物真正成形。 吃著吃著天婦羅,忽然間想到染疫的其中一個病徵是喉嚨痛,看來還是要吃多一兩件定一定驚。
Month: February 2022
梅雨季節又到,加上寒冷的天氣,既不能外出做運動,又不想往街上逛逛,只好做一些疫情最佳小活動,就是「煮飯仔」。 平常人一天包括早、午、晚餐,而下午茶正正就代表著貴族過的生活,因為忙碌的香港人那有時間吃早餐和下午茶,能有一小時吃一個不用排隊的午餐已經非常感恩,所以下午茶在我心目中就是貴族的生活,因此便想到不如做一個貴族的下午茶給自己,獎勵一下自己的辛勞。 要吃貴族的下午茶,一想便想到英女王最愛吃的鬆餅,因為早年當了逾15年英國皇室御廚的Darren McGrady 於YouTube推出《Cooking under Quarantine》系列片段,便打開影片試一試做。 (影片連結:https://youtu.be/G5TuRZq0tko ) 完整的食譜是 English Tea Scones 英式鬆餅 Makes about 16 可製作約16個鬆餅 3 ¼ cups all purpose flour (450grams)。 3 ¼ 杯中筋麵粉 (450gm) 1 stick soft butter (113grams) 牛油(113gm) ½ cup …
疫情無日無之,原本期望可以在新年連假後到親朋戚友家裏拜年、團聚一下,可是疫情不但爆發的更激烈,政策更加比以往收緊甚多,不但用膳不便,連進出商場也麻煩。 既不能健身,又不能玩球類活動,要運動一下身體,最容易應該也算是上山走一轉。行山是一項老少咸宜的活動,難道隨自己的經驗和喜好而定,不過在疫情嚴重的時候,還是選擇一些較少人的路線比較好。 少人的路線伴隨著一定的難度,越少人到的路線理論上就越難走,其中一種難度是走一些前人未走過的路,不過大家記緊量力而為。 為著強身健體,再次走到馬鞍山,從大水坑村走到富安花園,沿著梅子林路一路走著,這次不再經吳氏宗祠去女婆山,而是走另一邊,直接從梅子林直線走上鹿巢山。 直線上山意味著需要走上陡斜的山路,不但會踏著很多細石滑石,還有機會踩到不同類種的小昆蟲小動物,建議多人一同前往。 頭盔戴好,但其實冬天是比較少遇到這些不幸的小動物,倒是因乾燥而令皮膚更容易被植物𠝹傷,很多人認為只要有一條長褲(或運動legging)便可以高枕無憂,可是除了亂草和樹木以外,還有不同的攀藤,甚至乎有些種類有倒刺。 所以一雙手套和一件長袖的衣服也是必須的,千萬不要因為怕天氣悶熱而漏帶。
恭喜發財!新一年要行個大運,不外是走過港九新界,去每一家拜個年,看一看從小到大都在播的家有喜事和周星馳等電影,順便逗個利是大家高興一下。 今年因疫情關係決定不外出拜年,而改為上山登高一下,然而居然比預期在山上的人數小很多,原本以為應該滿滿是人的山頭,卻有點冷清,不過減少與人的接觸,也算得上是一件好事。 這次路線是: 大水坑站->富安花園->梅子林->梅花古道->女婆坳->元陽石->鑽石->豆腐豆->女婆山->亞公角道->石門 全段路程大概走了5個多小時,應該能減掉初一初二吃蘿蔔糕的卡路里。雖然路線上有很多景點和打卡位,可是因為也算得上是一條比較艱難的路線,加上當天亦下了數陣小雨,山路變為泥濘,再走到石上很容易便會滑倒,而且某些路段需要手腳並用,需要有一定的體力、裝備以及經驗會比較安全。 為安全起見,就沒有停下來拍照,不過欣賞自然風景,當然是親身上陣,連帶著肌肉的酸痛一同配搭欣賞,才有味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