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之亂

近年相機界可算是百花齊放,各大廠牌相繼推出不同類別嶄新的科技,其中以自動對焦技術發展得最為成熟,單單能以眼球對焦這一項技術已經改寫攝錄領域以全手動操作的習慣,尤其近年「無筆直」的公司越來越多,以人物訪問來說,以往需要兩個攝影師以及一個燈光師,由於科技發展越趨先進,一切器材比以往更輕更細,由三個人承受的重量變成一個人承受得了,對小本經營的製作公司或Youtuber、KOL等等來說算是天大的福音,但同時間也變成縮減人手的一大理由。

三個人的工作變成一個人的工作,科技減輕了身體所承受的重量,卻增加了所負擔責任的重量,缺了人手操作機器最大的問題是害怕相機的自動功能不夠精確,所以成熟的對焦技術能幫攝影師一個大忙,至少不必害怕那一部無人駕駛的全景或半身鏡頭會有走焦和跑焦的情況。

另一個方便的技術是4K技術普及化,以往拿著一台4K攝錄的攝影機多多少少是帶著一份優越感出征,現在的4K可換鏡頭相機跟我手掌尺寸差不多,質素亦有所提升。4K尺寸最大影響並不是畫質方面,而是放大率,因為現時所謂高清電視廣播的解像度只有1920×1080/1280×720(最低),雖然比起傳統模擬電視廣播的720×576像素為高,但以4K畫面拍攝仍然可以無痛將畫面放大,使後期製作的空間更大。

相機改革帶來了便利,但大家都知道買了相機送很多贈品卻不送技術,如何拍攝出好的照片、影片所需要的是美感。影像風格有很多,近年最熱門的文青小清新日系風格、對比度高鮮明度高的歐美風、繪畫主義攝影、印象派攝影林林總總包羅萬有,那一種風格是最好?我舉一個例子你便明白!某天我帶著一台中片幅相機旅行,我想每個攝影師都對器材有不同的追求,而中片幅數碼相機可算是旅遊用非常小見,一來價值不斐、二來體積巨大、三來用料紮實重得像啞鈴一樣,帶著渴望將每一個美麗的回憶以最高像素、最有立體感、最真實的色彩記錄下來。旅程完畢,帶著初執相機的熱誠後製相片,然後興高采烈地傳給家人,而得到母親大人的回覆是:「點解影的咁差?上次同朋友去旅行佢地影啲相好靚」,然後傳了一張參考照片給我,原來她所追求的美是那種用十級美顏濾鏡拍攝出光滑、長腿、瘦臉和大眼,而我卻將最真實的細紋呈現在大家面前,這個真實的她並不是她的真實,結果全部都需要經過多個指定美顏APP後製過才「見得下人」,以拍攝維生卻不知道客戶的需求,實在失策失策!畢竟現在所有圖片呈現的媒介是社交傳訊軟件,很少人會將照片印好、鑲在相架掛在牆上,在細小的手機上看著經美顏和傳輸壓縮後的照片其實用相機跟手機拍攝也差不多。

自此以後我終於懂得回答那一部相機為之好,按你所需的選擇就是最好的選擇,也許你要的並不是一部相機,而是一個美圖軟件,而我也要趕緊去下載點美顏APP了!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