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記憶的地方在時間的洗禮下被沖刷、被掩蓋、被淹沒。以往的公園是孩童們的樂園,像我這些「屋邨仔」都是在公園長大,尤其在地大物博的屯門區公園更是多元化,從滾軸溜冰場、紅場(排球場和羽毛球場)、單車徑、露天劇場到不同的遊樂設施應有盡有。小時候的屯門公園,還未到公園已經有一個小市集,有一些文青地攤一樣的擺賣攤檔,只不過賣的都是一些日用品和食物等的東西。先逛過市集,再到公園看伯伯下象棋,然後爬爬山坡跑跑跳跳便是一天。
當時在屯門公園內最吸引的是水上單車,天鵝般外形的腳踏船、兩人坐位,用雙腳像踏單車一樣控制天鵝前進,而在湖中除了真的天鵝、鴨子、魚還有鳥龜等動物,由於屯門公園種植了很多樹木,而圍繞湖邊的是古色古香的建築,佛似遊走到古代一樣。
後來興建了爬蟲館,多了巨型陸龜、蜥蜴、變色龍、蛇和鱷魚等等動物,成為小時候第一個生態體驗館,除了是認識不同爬蟲類外,館內的冷氣也是夏天的好伙伴。
後來屯門公園慢慢地由公園變為聞名中外的「大媽舞」場地,成為Happy伯和一眾大媽的樂土,令不少家長擔心帶小朋友到公園去會不會有壞影響,導致公園建了新設施也不太滿座。
說起來公園新的設施說起上來也設計得非常好,分了三大主題區「花影荷花」、「山丘地帶」、「音樂感官」,有灑水玩水區、沙池、山丘滑梯、彈床、攀爬設施和傳聲音樂裝置等等,比起一般公園設施更多元化,而且是無障礙兒童遊樂場,就算是彈床也適合輪椅人士遊玩,比起現在常看到的矮滑梯、搖搖木馬和改造前的公園設施來得有趣和刺激。





拆毀有時,建造有時,舊事物始終會被覆寫,雖然舊地重遊還是會懷念舊事物的美好,不過邁步向前才會有更好的未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