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耳機之先

來到四月尾,堂食晚市重開,街道上人潮如浪,連綿不絕。不少朋友在晚市也爭著結帳,好讓消費券套現,有些朋友會幫公司購物套現,層出不窮,可是自己已經不用再想怎樣套現,因為「一嘢轟左落去」心愛的耳機上。

購買耳機學問雖多,不過最重要的是自己耳朵、一個好的音樂播放器以及一段無損音樂,帶齊這三樣東西,便會找到自己合適的耳機。

要以耳機享受音樂,首自由聲音檔案出發,早期的mp3檔案以及串流平台使用的AAC檔案,都是有損音訊壓縮檔,取樣率為16 kHz至48 kHz和8kHz至96 kHz,刪走人耳聽不到的音域的極限。

而常見無損壓縮的FLAC和ALAC以及無損無壓縮的WAV和AIFF檔案,都是沒有刪減任何聲音訊號的音頻檔案。

所以亦有一個說法是,好的耳機就會聽到瑕疵。

享受音樂最先決的並不是用甚麼耳機、耳擴、線材……而是最重要的聲音檔案,所以為甚麼仍然有不少人願意花一大筆錢購買CD、黑膠等等。

不過現時無線耳機實在太方便,對聲音享受沒有太要求的話都會選擇無線耳機和串流平台這種組合選擇,只是除口罩、外套的時候小心一點,不然像我一樣把無線耳機打飛了。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