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festyle

聲音檔案後

上回說到音響設備最基本的是聲音檔案類型,而流動音樂播放的第二樣條件就是播放器。 高解析度的播放器會令你聽的到每個音域所產生的聲音,同時間沒有雜質地將原音帶到你耳機上。 10年前開始比較普及的取樣標準是Hi-Res audio,又稱High-definition audio,是Sony所制訂出來的取樣標準,一般只要符合 24bit/96kHz 以上的標準便可以冠上Hi-Res audio的標誌,質素比起CD的20-bit/48kHz更高位深。 除了取樣率外,編碼方式亦會影響到聲識表現,現時比較普遍的方式有兩種,分別是DSD和PCM。 DSD是利用脈衝密度調變(Pulse-density modulation)編碼將音訊訊號儲存在數位媒體上的科技。訊號本身以ΔΣ調變後的數位音訊儲存,連續單一個位元的序列以64倍於CD取樣率(44.1 kHz)的頻率來取樣,即2.8224 MHz。 PCM是脈波編碼調變(Pulse-code modulation)是一種類比訊號的數位化方法。PCM將訊號的強度依照同樣的間距分成數段,然後用獨特的數位記號(通常是二進位)來量化。 簡單來說便是要有一個好的流動音樂體驗,除了挑選耳機外,播放器同樣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重點,如果在購買任何一樣物件前沒有做好功課,很容易便會買了一樣非常貴又非常好的東西,但卻沒辦法運用到所有效能,只會像林寶堅尼在姜濤灣塞車一樣,美美的讓人羨慕卻不能感受油門的快感。

在耳機之先

來到四月尾,堂食晚市重開,街道上人潮如浪,連綿不絕。不少朋友在晚市也爭著結帳,好讓消費券套現,有些朋友會幫公司購物套現,層出不窮,可是自己已經不用再想怎樣套現,因為「一嘢轟左落去」心愛的耳機上。 購買耳機學問雖多,不過最重要的是自己耳朵、一個好的音樂播放器以及一段無損音樂,帶齊這三樣東西,便會找到自己合適的耳機。 要以耳機享受音樂,首自由聲音檔案出發,早期的mp3檔案以及串流平台使用的AAC檔案,都是有損音訊壓縮檔,取樣率為16 kHz至48 kHz和8kHz至96 kHz,刪走人耳聽不到的音域的極限。 而常見無損壓縮的FLAC和ALAC以及無損無壓縮的WAV和AIFF檔案,都是沒有刪減任何聲音訊號的音頻檔案。 所以亦有一個說法是,好的耳機就會聽到瑕疵。 享受音樂最先決的並不是用甚麼耳機、耳擴、線材……而是最重要的聲音檔案,所以為甚麼仍然有不少人願意花一大筆錢購買CD、黑膠等等。 不過現時無線耳機實在太方便,對聲音享受沒有太要求的話都會選擇無線耳機和串流平台這種組合選擇,只是除口罩、外套的時候小心一點,不然像我一樣把無線耳機打飛了。

優質午膳

早些日子到荃灣工作,首先搜查的並不是地點位置,而是附近有甚麼飽腹的好選擇。正所謂民以食為天,又名民以食為先,一般選擇用膳的地方都離不開味道、環境以及服務質素,至於價格以及自己有沒有足夠時間享用為次。 開了不久的荃灣西海之戀商場店舖終於滿滿地開業了,各式各樣的食店也有,同時大部份店舖都打著露天海景的旗號,的確遙望著南巴勒海峽享用一頓美味的一餐也是一件賞心樂事,這家店也是其中之一。 這家主打日式簡約裝潢的日式西餐廳PekoPekoEatery,前後吃了數次,數個月裏每次都可以保持高水準,無論是主菜的牛臉頰、豬頸肉、鯖魚等等再配合上餐湯與自選前菜,算得上新鮮而味道亦調配得好,尤其牛臉頰不但份量滿滿,而且肉質嫩滑,已經成為餐點裏的鐵膽。 除了套餐的菜式外,特別推介蟹肉牛酒果船,牛油果上堆滿蟹肉絲和切好的蟹柳、青瓜、蕃茄、桃、蟹籽和橄欖等材料,蟹肉鮮甜,配料清新酸甜再加上厚滑的牛油果,實在絕配。 除了味道外,還有一樣抵讚的地方,事源我坐的位置是露台門口的左手邊,由於外面是綠化露台,少不免引來飛蚊,而剛好在開門的時候有一隻蚊飛到我的牛臉頰上,店員看到後未待我招手便過來替我換一碟完整新的主菜,上枱後更是熱氣騰騰。 味道、環境和服務質素都好的店舖並不常見,希望能保持下去,為大家提供高質素的用餐選擇。

理性消費

第一期消費券派發後,街道上的人群好像比疫情前更密集,連乘車回家都有點喘不過氣來,大家都抱著那3-5千大元到自己心宜的店舖買屬於自己的心頭好。 不能去旅行,郊外又被填滿了,消費又成為了一項最受歡迎的娛樂,不過很容易就會忘卻了自己的理性,買了一些自己不需要的物品,就好像愛攝影的人會買更多的鏡頭、愛音樂的人會買更好的樂器、愛美的人會買更多的服飾和化妝品等等…… 自己不但是一個腦波弱的人,更是一個新品接受器,接收到甚麼優惠和新品便會非常衝動地走出去看一看、買一買。 近年學習節制,倒是有不少方法去判段那樣東西是不是自己需要的,還是只是純粹物慾。 若果那個東西是為升級而買的話,先計算一下舊版的使用率,若果長時間沒有使用,或未來也沒有計劃要使用的話,這件並不是必須品。 然後對比一下更新後的新功能有沒有實際上的改變,有些所謂的新版本可能只是外觀上的不同,或是一些可有可無的升級,這也不是可以升級的原因。 那樣東西有沒有代替品也是其中一個可測量的條件,若果那個東西是我原先已經可以用現有的東西而代替的話,雖然可能是比較方便,不過香港的居住環境較窄,會不會添置後便沒有自己站立的位置。 理性消費固然重要,不過偶爾買一樣屬於自己的東西,對抗一下抑壓的心情也是可以理解的,只要事先做好功課,到不同地方格價,再計算一下自己是不是能夠承擔,或需要更大儲備計劃未來等等,襯著這次發放消費券便買吧!

好天氣一走了之

天氣陰晴不定,下了大半星期的雨又曬了幾天太陽,氣溫也像野貓的心情一樣起起落落,變化莫測,難得地找到一個好天氣而不太炎熱的時刻,穿上裝備再到山上走一走。 這次的路線是從港安醫院開始,然後走到下花山 -> 石龍拱三角測量站 -> 蓮花山公立學校 -> 清快塘 -> 深井。 整個路段我認為最困難的是從港安醫院走上去一段比較長又比較斜的路,其後都是比較舒適的沙泥路,不少人都會背著小孩又帶藉小狗上山感受一下清新的空氣,因為石龍拱算是比較高的山,約474米,而且視野廣寛無遮擋,天氣好的時候可以看到整個荃灣、青衣、 葵涌貨櫃碼頭甚至更遠。 再走遠一點,走到蓮花山公立學校,原本是50年代由政府與蓮花山的村民所興建的一間山村學校,可惜到80年代因新市填的發展而被取代停辦,見證著時代交替的變遷,亦是不少廢攝攝影師取景的地方。 最後經過清快塘,作為一個山中小農莊,不但有菜田,又有睡蓮池塘以及紫藤花棚,每當一個花期開始,亦是不少人打卡的景點,不過始終是有人住的村莊,山野禮儀以及村莊的規矩也要好好遵守,別破壞地方及打擾到別人。

另一種回味

梅雨季節,一整個星期的雨、一整個星期的濕,除了將吸濕機開至自我毀滅式的力度外,似乎沒甚麼可以做。 既然沒有正經事好做,當然就找一些平常不會做的事來消遣一下。忽然就想到防潮箱內的那埋SSD、HDD好像好久沒有整理過,就一次過將他們整理分類。 分類的方法雖然不是很完美,但也可以介紹一下: 先是按年份而分,然後就是日常生活、工作、旅遊、課堂、紀念日、文字記錄、設計、等等…… 然後便按季或月份放進去,最後再將一些未能歸類的歸納在未能歸類中。 雖然分類算的上是簡約,可是一整理下來卻又需要用上不少時間,如果大家也在這個梅雨天中不想外出又不想整理一下自己實體的家,就拿起你的儲存裝置,整理一下自己的電子儲物室,順便也可以翻一下那些年我們一起去的旅行,回味一下以往的美好,懷念一下未因疫情而發腹的自己。

超Cill道風山

在這個患covid-19比患流感更容易的時期,身邊的人患有covid已經非常普遍,甚至乎已經有不少朋友已經康復成為新人類。 也因為疫情,更要保持身體健康,運動更是必須的,可是在家中可做的運動不多,做多了也會悶,固此還是想上山走一走,接觸一下大自然。 上山不算是劇烈運動,大概走個二三萬步左右,不過可以呼吸一下青青草葉味,也算得上是身心舒暢。不過人有時候也會貪心一點,除了享受大自然外,也會想走一些景點,所以這次選擇了道風山,走一走迷陣和刻上成了的巨型十字架。 可能不少人已經到過這個景點,算是路線簡易,又安全的上山路線,因為大部分的路都是石屎斜坡,可以推著嬰兒車上去。不過正因為路線簡單,很容易便會懶得做好功課,吃上不必要的苦頭。 這次路線是由沙田鐵路站B出口,走往Ikea的那一條路下去,不過轉往沙田鄉事委員會方向,便有一條長樓梯可以通往道風山。 途中會看到一個友愛村的路牌,第一次看見的時候嚇了一跳,為甚麼忽然到了屯門,因為屯門正正也有一條友愛邨,看真一點是村和邨的分別。除了友愛村,附近還有一條銅鑼灣村,這些都可以列入香港地理挑戰的小題目。 順利走上道風山,正想走到明陣、十字架和聖殿,還帶上了一本泰戈爾的詩集《生如夏花》享受天、地、人和靈性上的cill,再拍下照片放到社交媒體。可是正正因為沒有做好功課,宗教場所被政府政策封閉了,所有景點都不能走進去,整個拍攝計劃順利地落空了。 回歸行山的初衷,欣賞一下郊野美景、花草樹木、蟲鳴鳥叫才是正事,下一次要貪心的話也要聰明一點,真正地做好功課再走吧。

香蕉蛋糕

自從氣炸鍋面世以後,煮食的次數亦逐漸變多,除了可以氣炸雞翼、三文魚扒、豬扒等等,還可以用來焗蛋糕,實在是非常方便。 既然街上不安全,繼續留在家中也沒有甚麼可以做,就做一下簡易的蛋糕,作為下午茶甜點,又能消磨一下時間。 簡單快捷的蛋糕也要數香蕉蛋糕,材料不多而且步驟簡單。 材料 :  香蕉 x2 雞蛋 x4 糖粉 100g 無鹽牛油 90g 低筋麵粉 160g 先準備好符合自己氣炸鍋的蛋糕模,掃一點油下去塗抹均勻,再載好牛油紙鋪好蛋糕模。 先將麵粉過篩,備用,再幾4隻室溫蛋以高速打勻,將糖粉分三次加進蛋漿裏,再打發成奶白色,直至用打奶器拉起蛋漿時呈煉奶狀的稀竭程度,便轉低速打發至幼滑的蛋漿,將大氣泡打走,然後加入香蕉蓉拌勻,再將篩好的麵粉分三次加進蛋漿拌勻。 做好這些過程後,便可以倒進蛋糕模,然後將整個蛋糕模拿起輕輕敲打枱面,讓空氣浮出來,然後用筷子拌勻一下,便可以放進氣炸鍋裏。 氣炸鍋先預熱170℃ 5分鐘,然後將蛋糕模放進去焗30分鐘。約10分鐘左右可以開一次氣炸鍋,讓焗得金黃鬆脆的表面牙中間𠝹一個裂縫,好讓焗出來形狀更好看,然後在表面好好鋪上錫紙,減低表面燒焦的機會。 焗好的時候拿刀切或用竹籤插進去看一看熟了沒有。 另一個要做香蕉蛋糕的原因,是每次買香蕉回家的時候,他們都會面對一同成熟的問題,一次過吃太多又會對身體不好,買太少的話又會比較昂貴,所以香蕉蛋糕也是一個簡易的解決方法。

甚麼都沒有

不想以疫情關係開頭,但疫情的影響實在太大,這星期應該大家都體會到甚麼叫甚麼都沒有,無論是大熱的Panadol,還是食物和紙巾之類,一律都被短時間內被掃得一乾二淨。 疫情除了令市民難以在超市街市買到生活所需品,有些商店也進不了貨,這星期先後吃了數家餐廳,很多食物都沒有,特別是牛扒類別,每一家餐廳都從缺,只好吃其他東西。 最後到了Cofflow Specialty Coffee也沒有牛扒,還幸可以點其他食物,品嚐到煙韌的手工貝果,配上爽甜的新鮮番茄以及一卷像花之戀一樣摺得漂漂亮亮的煙三文魚,不光外表精緻,味道又好。 另一樣牛扒的代替品是自家製番茄醬海蝦意大利麵,海蝦鮮甜,配上酸酸甜甜的番茄醬再加上一點蟹肉的味道和口感,亦值得回味。 最後點了一杯Affogato,平常的Affogato都只有咖啡味,這家餐廳還有抹茶和培茶口味,這次點了培茶口味,不但茶味濃郁,而且加上香甜的雪糕,不但是飲品同時又是甜品。 疫情除了習慣想要甚麼都沒有,同時訓練出大家的應變能力,沒有Panadol便買其他含撲熱息痛的藥物,遇上100元一斤的豆苗,便轉買其他綠色代替品。 不過同時希望疫情盡快過去,可以到處旅行吃喝玩樂的日子。

炸物

在家煮食,最小會做的餸菜,炸物也應該是數一數二。炸物的製作過程雖然不算太複雜,可是要開一鍋熱油,炸過食物後的油會變得有一點點焦的味道,也有一點食物的味道,而炸肉類東西尤其濃烈,所以很小家庭會經常開油炸(熱氣也是其中一個考量)。 不過早幾天到了九龍城一家洋食屋,點了一個吉列北海道十勝豚肉飯,除了皮脆肉嫩以外,味道亦調得非常精準,剛剛好帶出豚肉和油脂的鮮味,而沒有改變肉質。餐廳裝飾帶給我們90年代的感覺,門面亦有和式設計,順道回味一下多年不見的日本家鄉。 還記得自己在澳洲工作假期的時候,也有到過一家日式餐廳做了一陣子廚師,當時的我是從不吃南瓜,而第一次食便愛上,就因為老闆炸了一籃野菜天婦羅給我,其中的南瓜天婦羅除了香甜的南瓜味道外,外皮亦炸得薄薄一層,脆而不油膩,小小咸咸的味道更帶出南瓜的甜味。 回味過後,便到超市買了一個日本南瓜和一些菇類回家,來一個野菜天婦羅盛宴。 炸天婦羅的粉漿很簡單,最簡單的做法是將80g低筋麵粉過篩,然後將一隻雞蛋打進去拌勻,再加上100ml冰粒水加進去拌勻,酥脆的重點就是將低溫的粉漿與高溫的熱油相遇,巨大的溫差便會令粉漿變的酥脆,有些人亦會將低筋麵粉加點鹽過篩去增味,不過口味因人而異,可加可減。 油溫是最難控制的一環,要做到約170-180度的油,要控制的非常好,如果將粉漿放一點進炸油裏,粉漿在油中一半便回彈浮上面,就代表溫度差不多。當然油量不可以太小,不要以為用一個小一點的鍋便可以省下一點油量,如果油量過小的話,將炸物放進鍋裏的時候油溫會變得太低,外皮不但不脆,內裏更有機會未熟透,然後再用更多時間去炸熟的話,便很容易燒焦。 要做到一個漂亮的天婦羅,除了沾粉漿的量要控制得好,另外還要在一邊炸的時候一邊幫炸物添加粉漿,讓炸物真正成形。 吃著吃著天婦羅,忽然間想到染疫的其中一個病徵是喉嚨痛,看來還是要吃多一兩件定一定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