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festyle

追逐日本的藍天

近日天氣時晴時雨,不但焗促更是悶熱,想找一個清爽的藍天更是不容易,對於一個喜愛到處遊歷看看風景的人來說,盡是掃興。 不過抱著這個心態不氣也不會改變,山不轉路轉、路不轉人轉,既然改變不了天氣,就試著在烏雲中找一片藍天,就這樣提著相機走到街上找個好天氣、轉換好心情。 我想應該最多香港人最期待是「返鄉下」,而早些日子忽然在社交平臺都出現一張和風庭院的相片,大家都很驚訝那裏有航班升降日本?當大家都磨刀霍霍準備搶購平價機票的時候,原來這個院庭是在香港裏。 雖然地點叫作天后廟道三號花園,不過由炮台山地鐵站走過去路程比較短一點,由地鐵站乘電梯上富澤花園沿著馬路一路上斜靠著炮台山道右邊行,看見天后廟道過馬路後的左手邊便是天后廟道三號花園,路程約五分鐘。 由於院庭正向著西邊,所以午後或旁晚時分拍照的話光線會比較充足,而且院庭三面環樹,光線從樹隙透射到院庭上,更有日系簡約清新的感覺,也可以等待夕陽來臨,倍添浪漫氣氛。 走過日本院庭,其實炮台山也是一個不錯的街拍地點,街道、大廈、電車等等各有特色,非常幸運地整個炮台山之旅雖有烏雲,卻沒一點雨水降到頭上,又神奇地在烏雲旁看見白雲和藍天, 雖然天氣仍然焗促,不過看到優美的景色心情就豁然開朗。

板仔

今屆東京奧運刷新了很多記錄,其中一個讓我感興趣的是今屆新增了滑板項目,而日本隊更取得男子組金牌及女子組銀及銅牌,而女子組銅牌的主只是年僅12歲零10個月的開心那,應該是歷年來最年輕的獎牌選手。 滑板項目其實非常有趣,不同的動作和花式令人目不暇給,如武俠小說一樣做到人板合一,也需要膽量會智慧去駕馭那塊滑板。不過,原以為奧運會新增滑板項目會令滑板這個項目正名為運動,可是卻不如我所期望。 在香港這個城市,彷彿滑板就跟壞這個字扯上聯繫,多數會與紋身、酒精、煙草等等歸屬一類,令人敬而遠之。其實滑板除了是一個實實在在的運動項目外,還是一個非常方便的代步工具,尤其在平坦的道路上,讓人可以空著雙手快速前進。而且滑板也是一個非常方便的攝影工具,可以將相機連單腳或小腳架放在滑板上,然後Dolly in或Dolly out,是一個平民板的推軌方式,或是在賽跑項目尤其街馬上,更可以輕鬆地跟拍著心儀的選手,可謂用途多多。 還記得在澳洲生活的時候,為了減少購物和上班路程時間而學滑板,一來是一個型格運動,二來是比起單車滑板更便宜,初來乍到節省生活成本是必須的。在控制滑板向前行、停止和轉灣也能輕易地在網上找到教學,問題是自己有沒有一個膽量站在滑板上,滑出第一步。 可能滑板項目還要靠我們努力地改寫它原有的刻板印象,希望能在香港踩起滑板上來不是被唾罵,而是得到一個運動項目應有的目光。

我們也可以做到

2020年東京奧運香港代表張家朗在男子花劍項目上獲得史上第二面奧運金牌,全香港人感動得鋪天蓋地發文祝賀,比起MIRROR+ERROR殺入屯門有過之而無不及的興奮。 藉著張家朗,令香港人認識更多劍擊這項運動,不再只是聯想到Johnny Depp在腳步不穩地圈起手中的劍與不同的敵人比試的場面了。 劍擊項目有幾種,花劍、重劍、佩劍每一種都各有特色,不是每一個種類都是以刺擊得分,就以佩劍為例,刺、斬、劈都可以得分,只要打中腰以上的上半身部位就能得分,重劍則可以攻擊任何部位得分,而花劍只接受攻擊身體部分,是較高難度較難取分的項目,正因為取分困難,令難度及趣味大大提高。 不過要說起第一次接觸花劍,我想應該有點年紀的人會是從一套電視劇集開始,而這套劇就是《當四葉草碰上劍尖時》。當年的青春電視劇多不勝數,光是四葉草系列已經有四輯,而且不乏大卡士歌星名星參演,劇情亦比起千篇一律的宮鬥爭產燒烤劇有過之而無不及。 雖然香港是個彈丸之地,但好的作品、高質素的運動員卻比比皆是,今季奧運亦取得不小獎牌,正如張家朗說的「大家覺得香港是一個很小的地方,跟起一個國家相比,怎樣都輸蝕。我不太喜歡這種心態,我們也可以做到的。」 只要我們願意一起努力下去,我們也可以做得到!感謝所有運動員!香港人加油!

黑啤

一大清早收到了同事在群組傳出來的一個公司電郵,興奮地叫我們一定要回辦公室,細看一下電郵,原來是啤酒公司會到公司派發免費啤酒,我們還可以開個小派對。 不過有些人好像不太感興趣,因為派發的免費啤酒是口味較為濃烈的黑啤酒。黑啤酒顧名思義就是顏色烏黑的啤酒,因為添加了烘烤麥芽的關係,讓啤酒顏色變得深色,而烘烤程度越高,顏色就會越深,而口味也會越濃郁。 黑啤酒的原材料其實也是水、啤酒花和麥芽發酵而成,酒精濃度不會太高,而經烘烤過的麥會產生一種像咖啡也像巧克力的焦香味道,像咖啡豆不同烘焙程度,大小麥烘焙的程度會直接影響到焦香的味道。 除了烘焙和發酵會影響酒的味道外,原來原罐喝和倒到杯裏喝也有味道和口感上的分別,原罐喝的確是一種非精豪爽的喝法,不過倒到杯中的黑啤酒,經過罐內一個小球倒進杯中,會產生適量的泡沫,口感也較為濃厚綿密。 以往每每倒酒到杯中都非常考驗倒酒的功夫,酒喝泡的量要控制得非常好,才能喝上一杯清涼爽快的啤酒,而黑啤罐和瓶內多數都有一顆珠子,這個珠子注入了氮和二氧化碳,並與啤酒同時封裝,這樣做的好處就是當我們打開啤酒時,令罐內壓力變低,同時氮氣和二氧化碳會溶入啤酒當中,形成一層如奶油般質地的泡沫,令啤酒更香醇又滑,同時可以防止啤酒因氧化而變苦,所以通常黑啤都會建議倒到杯中然後品嚐。 然而黑啤除了味覺享受以外,還有很多好處,包括有維他命B1、B2、活性酶、氨基酸、和維生素B群,可以幫助視網膜和角膜正常代謝、吸收更多鐵質、減少腎結石的風險以及預防骨質疏鬆等等。 有這麼多好處,立即回到公司拿了數罐跟同事一起Happy hour。

說了再見,就會再見

除了電視劇《大叔的愛》成為一時熱話以外,相信大家談及的都離不開移民。各有離開的原因,在此不贅,敘的是有這一個機會讓許久不見的大家有藉口再次集合。 一般知道朋友將要移民,都會問他甚麼原因要移民、用BNO簽證還是投資移民、學生移民、移民到那個國家等等問題,而這次劈頭就問:「你想見邊個?想玩咩嘢?想食咩嘢?」,然後得到的是都沒所謂,那就給你一個驚喜吧。 雖說移民,但遲些日子要見面其實不難,只是如果要集合吧地球保衛隊就難了,所以便想了一個活動,將大家集合起來玩一天,而這個活動就是「爬龍舟」!在大學龍舟校隊相識,一起渡過三、四個寒暑、一起在八號風球的中環碼頭撞和防坡躉船、一起喝黑油油的城門河水……經歷了一堆堆歡與笑,卻因為畢業投身社會而分散,沒有牽系可以再一起相聚的隊友,如今得著一個藉口相聚。 是次活動以fun day形式租了半天龍舟,龍舟分小龍、中龍和大龍,小龍左欄五人右欄五人、中龍左右欄各十人而大龍則左右欄各二十人,每條龍上面都有一位陀手用來控制龍舟前進和後退的方向。活動一開始是大家先到場集合,然後讓將要移民的朋友到附近的地方下車,然後冒著雙眼帶他到更衣室換落龍的衣服,因為需要保持神祕,事前便要到游泳用品鋪購買需要用到的泳褲,這時候想著想著,好像有一點兒尷尬和奇怪,一個大男人幫另一個大男人買泳褲,這不大叔的愛嗎?然後另一半跟我說,男人到游泳用品店買泳褲是非常普通的一件事,因為你是男人,你是有需要穿男裝泳褲的,看小一點大叔的愛吧。 到了場地最艱難的是我們七個人要合力將三百多公斤的纖維龍搬出海,而我們只有五男三女,吃盡奶力地搬出沙灘邊已經開始需要貓車將隊友抬走。畢竟已經不是精英運動員的年紀,走了幾個賽程便決定上水吃個午餐,如果是在沙田練習的話,多數會吃雲桂香米線,不過今次在三聖練習,當然是吃三聖邨的海鮮——豉汁蒸鯇魚。平常的豉汁蒸鯇魚份量大概有一張紅衫魚的闊度和威化餅的厚度,而這家餐廳的鯇魚比起斧頭扒還要大,而且蒸煮時間拿捏得相當準確,由內而外都熟得剛好,味道香而不咸,慢慢滲出魚的鮮甜,終於明白為甚麼練完龍後的叔伯都愛吃魚,而笑我們這些年輕人一口一口肉吃下去是吃「小朋友餐」。 雖然大家都開始變了逆流大叔,也可就此革命、放肆去一拼,無論留下來的人還是勇闖新天地的朋友,最後寄語,我們雖被時代拆散,不過巨浪翻起我們亦是在一起,好好掛牽,我們來日再見,說了再見,就會再見。 這不是我們的龍舟初體驗,也不會是我們的終體驗,好好未來見。

東京奧運

等了一年,東京奧運終於要在2021年7月23日開幕,可以觀看體育賽事絕對是一件賞心樂事,更何況今屆奧運新增了五個運動項目其中兩個我也有所涉獵,自然加倍留意。今屆新增了棒球、滑浪、空手道、滑板及運動攀登五個項目,其中空手道更有奪牌機會,因為香港空手道的成績一向不俗,女將劉慕裳更是世界排名第四的選手,可謂成功在望! 我想應該每一個人也會有在運動時想過自己可以贏取世紀級的獎項,像1996年的那一句「香港運動員唔係垃圾」一樣名留青史,而我也一樣。還記得中學的時候害怕被欺負而硬著頭皮去參加空手道學會,想說有「食下夜粥」就不怕惡霸,不過在報名後聽到朋友說新人反而會成為師兄的人肉沙包,戰戰兢兢的又想要放棄,可是內心又忐忑著作為運動強身健體也好,最後也硬著頭皮去了。 任何武術一也像宗教一樣,先修心再健身,故此習武先習武德,尤其初學者都是血氣方剛的年輕人。空手道最主要分松濤館、剛柔流、糸東流及和道流「四大流派」,而我所習的是以剛猛勁力與柔和技巧配合,剛中帶柔、柔中帶勁、相輔相成,故此稱為剛柔流,概念也像李小龍所說的Be Water、上善若水。 而最為人熟悉的空手道可算是2017年的港產電影「空手道」,主角平川真理出生於空手道世家因而被迫學習空手道,令她從小便討厭空手道,長大後更加因為搭上有婦之夫而跟父親關係更惡劣,沒有理想沒有目標一直過著頹廢日子的平川真理在父親死後希望道場改建成為劏房出租卻發現原來自己只有49%的業權,為了奪回到祖業,重新穿上道袍,上演一場像Rocky的戲碼,貫徹「在艱彌厲、戰鬥到底」的精神,也看得出導演有努力想要拍出「姿三四郎」式重拾人生和武術真義的故事,從而帶出空手道的精神。 要成為一位運動員絕不簡單,身體和心靈都需要鍛練好才能堅持下去,這也是空手道鍛練身心的主因,也是教我們好一個好的人。下一屆奧運再沒有空手道項目,對於短暫的運動員生涯來說可能是最後一次代表香港打出世界,祝願健兒們都能以最佳狀態取得佳績!

能吃的枕頭

夏天,為大地帶來眾多好吃的水果,西瓜、芒果、龍眼、荔枝應有盡有,不過要數最出眾的水果一定是果王之王-榴槤。 常見品種有金枕頭、貓山王、青尼、干腰、黑刺、D24等等……數也數不完,每天吃一款至少也能吃上一個月。大多榴槤也是6-8月成熟,要吃好的榴槤一定要在成熟落果後72小時內享用,不然就有機會變壞。 這麼多品種之中,個人最喜歡的是橢圓形尾尖尖的金枕頭,一口口香甜又帶有酒味的果肉,每一口都被滿滿的幸福充滿著,口感黏黏軟軟,像軟雪糕又像慕絲,簡直百吃不厭。小時候只要嗅到香甜的榴槤味道,然後聽見鎖匙開門的聲音,就知道今天晚上有金枕頭伴著我們了。 不過並不是每次買回來都可以當天晚上吃,因為泰國金枕頭通常是未完熟就摘下來的,買回來後要放在室溫下待至變黃甚至外殻爆開才是最美味的一刻。但當然不是每個小孩子都能按耐得住,待家裹沒有人的時候,我便會拿著刀偷偷打開來吃個一小瓣,然後便立即後悔了。因為未熟的榴槤開過以後便不會再熟了,而且味道淡而無味,整個吃不得,更重要的是被體罰的風險很高。現代的水果吃好一點的也要接近三位數字,而「香港人鄉下」出產的水果更貴,但當時對於清貧的家庭中,榴槤算是一種奢侈品,可能整年只會吃一個,畢竟跟十元數個的橙比起來,花7-8倍的價錢下去是需要狠下心腸的一件事,所以浪費過一次以後,便不敢再偷吃了。 懂吃一定要懂得挑選,一般街市的果販都會拿起刀以刀背拍向榴槤,聽到有清脆的回響便代表熟了,另一個比較危險的方法就是將手指在果刺之間輕輕按下,如果能按下的話即是開始成熟了。而開榴槤的方法也很簡單,用刀尖向底部尖尖順著紋理斬下去,然後將刀左右慢慢撬開即可,當然熟透爆開就更容易打開,不過也要注意不要買太熟或爆開已久的榴槤,因為榴槤的香味很容易吸引小昆蟲進去繁衍下一代,然後整個就要不得,到時候便得不償失了。

生命的承諾

飼養小動物跟婚姻一樣是一個對另一個生命一輩子的承諾,所以一直沒有膽量去養盼望已久的小貓,害怕自己照顧得不夠好、沒有時間跟他們一起、他們的老病死等等……一切一切都是非常重大的責任,始終對待另一個生命還是穩重一點比較好。 所以一直想有一個機會可以借朋友的貓來試養一下,但是又不好意思開口,也沒有因由讓朋友將他們的貓寄養在我家,別人的孩子不會隨便交托給一個沒有養貓經驗也沒有做好養貓措施的人,令我也只好回歸盼望。 但是早幾天上司忽然之間召我到會議室,一副神色凝重的樣子叫我坐下來,接著用低沉的聲線跟我說:「你有興趣幫我照顧兩隻貓半年嗎?」,聽到這句話,我雙眼發出比聽到加薪更強的光芒,隨即問了一下因由和貓的情況,便跟他說先考慮一下。 說考慮一下,其實內心一早已經有答案,便開始為迎接新生命而做好準備。先是研究一下飼養方法、如何改造自己的家成為貓咪能舒適居住的地方、調查一下自己家中有沒有對貓有害的植物等等,接著就是問一下身邊朋友的意見和需要注意的事,最後就是開始佈置好地方,讓貓一到步便可以有一個安全的地方居住下來。 最先需要設置的就是窗網,因為貓是屬於自由的,而且身手蹻捷又有九條命,不過也敵不過好奇心,所以最恐佈的事便是從窗口跳出去,因此為了提防家中的貓從窗口跳出去,窗網是必需的。窗網有幾種,可以自己製作、可以買現成的窗網自己安裝、也可以找專做窗網工程的公司安裝,當然最便宜的是自己製作安裝窗網。比較多人會選擇用家庭用品店常見的正方格包膠鐵網作為窗網的原料,再用索帶在窗花上索緊,然後組合成窗網,這個方法既便宜又方便,因為不需要鑽孔又不需要太多材料。 除了窗網以外,還要重新分配家居用品存放的地方,易碎和清潔劑等都需要找一個密閉空間安放好,但原來聖誕樹也要好好收好。松樹的針葉和松汁被貓誤吞下的話輕則造成腸胃不適,重則會刺穿腸壁和中毒。更重要的是無論是真或是假的聖誕樹,貓咪都會對它們非常有興趣,不論是出爪、或是更危險的跳上去,一但連貓帶樹一起倒下就更危險了。 雖然資料看了很多,但沒有實戰還是會有點膽怯,希望能在這短暫的日子帶給小生命一個美好的回憶。

螢火蟲後記

前些日子說到要到森林內拍攝螢火蟲,因為時間有限,未能逐一親身到場視察環境,固此只能挑選一兩個地方先去碰碰運氣。 上次提及過螢火蟲出沒的時間大約是晚上6-8時,亦即是需要走進伸手不見五指的山野上,事前的準備就要更多了。夜山的裝備少不免是足夠的水、糧食、電筒等等,這些裝備只佔背囊一小部份的重量,其餘都需要盡量 騰空給拍攝用的裝備,每一個環節也要計算得很準確,才能「輕」裝上陣。 不過我認為由白天走到只見月光的山徑最需要的不是體能,而是膽量。每一次視察場地也是一個小挑戰、小冒險,不是每一個場地都會熟悉,也不會每一個場地也有公關或職員到場作解說,除了資料搜集外,也要有披甲上陣的膽量,讓自己來一場小冒險。 終於來到視察場地當天,乘巴士來到松仔園站,是次目標是記錄下合適的拍攝場地以及由起點到達場地的時間。由於小型製作的關係,只能獨自上山,走在一段數小時的山路確實需要些娛樂,古人的娛樂方法大概是寫詩吧,作為一個有文化的人,立即想像到孤身走我路的感覺就如《杕杜》一樣:其葉湑湑。獨行踽踽。獨行睘睘。豈無他人?為免像古人一樣浸沒在負面情緒中,我決定打開電台的應用程式,聽一些嘻嘻哈哈的電台節目。誰不知節目主持人興高采烈的歡笑聲忽然停頓下來,然後而斷斷續續的開始又停頓,此時背部傳來一陣涼意,我打開手機看了一看,發現原來只是訊號接收不良,便打開地圖看了一看所在的位置,大概是大埔滘自然教育徑 起始點沿著藍徑步行約15分鐘的位置,幸好我早有預備,事先下載了一些陳年的電台節目懷舊一番。 由下午五時許走到晚上七時左右,天色由藍轉紫紅再入黑,路上還沒有遇見過一隻螢火蟲,在幽暗的山坡上由蟲鳴鳥叫的大自然小清新聲音,慢慢轉為烏鴉和牛蛙的聲音,這個時候電台節目忽然由歡欣的音樂轉為低沈的氣聲,原來有聽眾Phone in到電台說鬼故,還是有關行山的鬼故,立即嚇了一跳連忙把節目關了,加快腳步走下去,就在這個時候耳機忽然傳來電台節目主持人的笑聲,原來已經走到差不多終點,這個時候手機訊號回復正常,原先停了的電台節目便繼續播放,原來一切都是被自己的想像嚇壞了。 這次雖然不是最離奇的一次視察場地,但可以說是最失敗的一次,因為事前做好了資料搜集,然後去了數次也只有一次在路旁遇見一隻螢火蟲,跟我預期的落差實在太大,讓我真的想放棄真實的螢火蟲,嚐試用後製方法解決。

觸不到的它

在香港,有一個地方我去了很多次,可是每次也只能遠遠看到,卻又未曾踏入那個地方。雖然不像西貢結界這樣神秘、這麼恐怖,而這個觸不到的它在那裏?這個地方就是傳說中坐落在西環的西環鐘聲泳棚! 說到西環鐘聲泳棚其實也沒有甚麼好介紹,雖然這個已有五十多年歷史的泳棚在70年化泳池普及的時候一度杳無人煙,不過這一條筆直的小木橋成為了婚攝及IG聖地後便一發不可收拾地逼滿了人,雖然人龍由泳棚排到山上,但大家還是很有秩序地一個跟一個地排隊,也很有禮貌地讓人有時間可以拍攝到心儀的照片。只不過作為一個口講求效率其實內裏卻是急性子的人,實在忍受不了排數小時長龍,所以每次我也會經過看一看,然後便到其他方去了。 其中一個會去的地方就是由泳棚向摩星嶺方向走一段小路,看見一座純白色的建築物,便知由前域多利道扣押中心(港英政治部)變成的芝加哥大學校舍,校舍除了充滿現代感的玻璃屋外,還保留了四座兩層高的歷史建築「白屋」,而學校範圍內仍保留二戰時期英軍作防禦用途的「銀禧炮台」,只不過大炮在芝加哥大學校舍施工期間錯誤被拆,只留下圓形的炮台遺跡。 除了泳棚和白屋,附近還有一個觀賞日落的好地方,在芝加哥大學近趙苑方向的地方有一條幼幼長長的石梯,石梯往下走便到達日落觀瀾亭。 想安靜地跟另一半休息一下,一起享受安靜的日落,觀瀾亭和白屋是個非常好的選擇,而拍照優先的朋友也可以選擇到西環鐘聲泳棚,不過時間選擇就要很精準了,也許下一次凌晨去看看,待至日出拍一張好的圖片,讓自己不再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