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子燒的藝術

疫情關係,宅在家「煮返幾味」彷彿成為遊戲機和劇集以外最大的娛樂。雖有閒情逸緻,可是要煮出一道美味的餸菜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比起《天才主廚餐廳》(グランメゾン東京)那些登上米芝蓮星級的法國菜,《二月廿九》讓人感動的玉子燒似乎比較容易上手。

不過,正如蔡瀾所說炒飯是最基本亦是最困難的一道菜,所謂基本功最能看出師傅功架,玉子燒要燒得好,最重要是對火侯的鍛練,而控制好火侯實在不易。在那長長方正的玉子燒鍋上先抹上一層薄薄的油,等到溫度剛好能將玉子加熱至半熟狀態,立即倒上一勺調好的蛋漿,讓蛋漿均勻地分佈在鍋上。這一勺蛋漿不能太厚又不能太薄,太厚會令蛋漿受熱不一,鍋底(Well Done)、浮面的卻是(Medium Rare),有的做法就會將熟的是一面先捲起或戳破,讓未熟的蛋漿流到底部,可是這種做法會令玉子燒的內部有不同厚度的差異,造成外觀上的改變。蛋漿太薄就會像千層酥一樣,質感上變得酥脆,不再是玉子燒的厚軟而又挺。

如何烘好每一層的要訣就是不要讓蛋漿熟透,像茶餐廳炒滑蛋那種有一點點流心而又開始出現一點點黃金,不能熟透的原因是一個玉子燒視乎鍋子大小一層一層地捲上,一但太熟,蛋漿內的餘溫會把剛熟的蛋煮老,失去了嫩滑的質感。在這狀態下蛋層開始成型的時候捲上成為一層,而這一層才是真正的開始。要令玉子燒成型,還要加上一塊小木板,用來將捲好的那一層玉子擠壓,這個動作最主要的目的是為了擠出空氣,讓玉子內部成為一體,不會像(Emmental Cheese)一樣被老鼠咬出一個個洞(這當然不是,氣孔是發酵產生的)。這個擠壓的過程,力度控制固然是重要的一環,壓力會令玉子變得結實,口感就是來自每一次的擠壓,讓玉子一層一層融為一體,咬下去是千層蛋糕還是布甸就看這一個步驟。另一個要注意的要點就是,這一下擠壓就像燒烤爐上為美味的雞翼抹上蜜糖,承受著同樣的熱量,因為鍋子離火太遠會令溫度下降,重新調教溫度的同時有機會令原本的那一層煮老,同樣是水嫩的質感下擠壓才能質感相同成為一體,所以這一下火燒的溫度是必須承受的。當然你也可以選擇用電磁爐,但相信我,控制電磁爐的火侯是另一個困難模式。

玉子燒之所以困難,原因是你必須每一層都需要做得精準而且一致,像書法作畫一樣,急不來。一層一層煮好後,還要再放上比捲壽司更大塊的竹捲簾,捲好放置成型,然後才能切成一塊塊上碟享用。

好的美食當然也要有綠葉陪襯,在街上不難看到玉子燒配上芝士、三文魚、肉鬆等等一併享用,鹹魚青菜各有所愛,而我則最愛配上沙律醬,玉子燒的香甜配上沙律醬的酸甜,沒有喧客奪主的感覺,反而襯托出蛋香,可謂一絕。

下次到日本餐廳不妨試一試點一客廉價的玉子燒,試一試師傅的功架!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