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泰人,兩個名字

初識泰國人,也會問對方高姓大名。場合平常,對方可能回你一個短名;但如果在正式會議,泰國人答的名字可以很長,極難記,其姓氏更少,又再多幾個音節。為何如此?

泰國人一般用名字互稱對方,較少用姓。每人通常有兩個名字:載於正式文件的名字,和日常生活常用的小名或花名(ชื่อเล่น chue len)。男性常用的「察猜ชาติชาย」、「通猜ธงชัย」、「頌猜สมชัย」都屬正式名字,三四個音節的男女正名也平常。小名或花名往往一音節起兩音節止,不少是常見字詞,肥(อ้วน uan)、雨(ฝน fon)、魚(ปลา pla)、乳(นม nom)等,比不少寓意吉祥的正名更好記,近年也有小名源自外語,跟港人花名有異曲同功。

有些廣告裡的聯絡方法,或是人物介紹,會正名小名並列,因為兩者組合後的變化更多,更少機會撞名。正名和小名並無易見的關係。

略譯手上泰語辭典對小名的解釋:「非正式的名字,以於家中、親戚或親近者間稱呼,應在童年時取名」,我也曾聽過父母在孩子出生時,想到甚麼,就給孩子取個有關的小名。「名字是長輩的祝願」,或者叫男嬰「肥」是想他健康,叫女嬰「雨」或「乳」是想她可潤澤旁人吧?

在泰國,不只人有兩個名,上座部佛教寺廟也有嚴正、吉利又長的正名,和一個易記的短名。一些府也有正式名字和俗名,兩者互通。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