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燦遊記:外府水燈節

這一年西曆十月三十一日,正好滿月,按泰國的曆法,也是這年的水燈節。泰國哪裡只要有一片水,當晚都可能引眾來放水燈祈願祈福。 阿燦這些日來,離開曼谷,到某外府的府城旅居。雖叫府城,樓房也是不少,但不若大城市那般多采多姿,就算偶見人潮,也不及曼谷熱鬧。 到了十月三十一日那晚,阿燦還是離開住處,走去府城中心。他自想明年此時,不知會在何方,不妨今年去看看府城中心那一個不大不小的湖,會是如何景象。 不用走到湖邊,離湖幾十米處的道路,平常夜晚都已是通暢無阻,此時阿燦卻見交通緩慢,路旁也泊滿汽車。一輛小貨車正在車龍間,貨斗坐了六七個少年,有人滑手機打發時間。阿燦心想:「今時之人,已有手機解悶,但看熱鬧還是不論古今,不分城鄉,人心仍想呀。更不消說,四月潑水節因疫情沒了,等節日都等得久了。」 抵得湖邊,竟見湖邊一條路,擺滿不少攤檔,陣勢更勝不遠處逢禮拜五六的夜市。熟食檔所賣無甚稀奇,肉丸香腸魷魚等的,全國都是同類貨色;飲品檔亦毋庸多提。可既是水燈節,水燈檔自然不少。好些檔生意甚好,只餘一二水燈鎮住檔面,滯銷的也不是沒有,一堆水燈乏人問津。 此時已過八時,湖面已泛不少水燈,但都已熄,或有一二人在湖邊細搜已熄水燈,且看放燈者有否放硬幣祈願,拾一點錢花用也好。遊人還是不少,阿燦自忖應逾千人,但此時放燈者已不多,想這晚賣水燈的,自是有人歡喜有人愁。湖邊一條路另一邊有些食店,不少都高朋滿座,更勝平常假期。 忽然一聲呼嘯,阿燦沿聲尋源,已見天上煙花剛爆開。那時拔出手機同攝的,該不只阿燦一人。正因這夜是水燈節,府官衙在湖邊一處,舉辦聲光表演,末了就放煙花,多添氣氛。阿燦家鄉每年都有一天大放煙花,這時他鄉見到,卻是有點想起以前了。 湖另一邊有一批大水燈。阿燦好奇一覽,都是城中較具規模的學校、機構或行號,乘節慶製大水燈助慶,兼競水燈大獎。水燈都靠岸邊,好取岸上電力著燈。雖說是競奬,不過手工設計等未算過人,有些更見粗糙。 經過某校水燈時,旁邊一班青年歡呼,阿燦心想他們為校設計的水燈應獲了獎。阿燦此夜未放水燈,也覺是個過客,可不知怎的,此時也沾了他們少許歡騰,心情好了一些,可以帶回住處。

如何在家擁有園林美景?

神用六天造世界,然後讓大家有一天假期,不過作為香港人,「假期」可能比起工作更忙碌。 而這一個假期有甚麼可以做? 在沒辦法出走外遊的時候,想要親親一下大自然,要不走到車水馬龍的山頭上,要不自己栽種。 可是種花不但繁複,而且又害怕會成為小昆蟲的樂園,想要簡單又美觀地擁有自然景觀,可以一試苔蘚溫室瓶。 看見溫室二字,就會聯想到一個大的地方、一個保持濕度的裝置、一個保持溫度的裝置……可是這些通通都不用! 這小小的一個苔蘚溫室瓶,造起上來有幾易? 材料不多,就是一個可密封的玻璃瓶、陶粒、水苔、泥土、小鐵釘和被你相中的苔蘚(例如:白髮蘚、細灰蘚、大檜蘚、葡燈蘚、曲尾苔) 先放一定厚度的陶粒用作儲水,然後鋪上水苔至看不見陶粒,再鋪上泥土。水苔的作用是為了減少泥土吸收水份,減少溫室瓶的水份流失。 泥土倒好便可以先放置一些自己喜愛的裝飾(例如:不同種類的小石粒、木塊、公仔等等……) 將鐵釘插入裝飾物的底部,然後放到泥土內,便可固定裝飾物。 裝飾後便將泥土先噴濕,再將不同的苔蘚放到泥土上然後壓實固定,然後關掉瓶子便順利完成! 不同種類的苔蘚有不同的作用,白髮蘚在缺水的時候會開始慢慢變白,就像提醒你記得澆水。 大檜蘚長長的一枝可以為盆景增加層次、細灰蘚不像白髮蘚一樣吸水力特強,可以讓水份容易流到陶粒儲水。 因為瓶內植物會進行光合作用,然後釋出水份再回到土壤,形成一個循環的生態系統,所以約一個月澆水一次便可以,而每次澆水只需到陶粒高度的一半便可。 製作簡單,照顧方法更簡單,聖誕節不想送花又想有一些活動去充實一下假日,可以試一試製作苔蘚溫室瓶,擁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園林美景。

學坐曼谷巴士1號線,泰easy😎

自由行到另一個城市,大家往往坐地鐵、的士、duk duk、Uber等,是Grab才對,不是Uber!此外還有空鐵、機鐵和渡河船。有否想過試坐當地巴士? 不會泰文一樣坐得! 巴士車費廉宜,又貼地,向來抵坐,這兩年更加推出支援英語的巴士乘車應用程式ViaBus,泰英對照的曼谷巴士站牌陸續完工,對外籍乘客變得方便。但如果要提高試乘的安全系數,就不妨先從1號線巴士開始試坐試遊。 曼谷1號線巴士主要途經城內第一條現代化馬路「石龍軍路Charoen Krung Road」,第一條巴士線配第一條馬路,看來順理成章。路線一邊總站是舊城臥佛寺,另一邊總站是石龍軍路南邊終點,途經唐人街、噠叻仔舊區Talad Noi、貼近Bangrak美食區的鄭王橋Saphan Taksin空鐵站,以及Asiatique夜市。 車費不貴,紅色為無空調「熱狗」大巴,每程8泰銖,橙色為熱狗小巴,每程10泰銖。巴士車身較高,乘坐時望望街景,比坐的士或私家車來得舒適有趣味! 尋找舊香港人手收票回憶 城內巴士仍是車上人手賣票。如果幾個朋友同行上車,買票時用用身體語言,指出大家人數多少就可以。 乘空調巴士時,要向未必懂英文的售票員講要到何處,再由對方按目的地分段收費,有點挑戰性。售票員都手持自己的金屬售票筒,開蓋後可見到分別盛載未用車票和硬幣的空格,也有鋒利邊緣,供割開車票,表示已用。每個售票員都可以用貼紙裝飾自己的售票筒,圖案可能仿名牌包包,也可能是卡通人物,在制服外突顯個人風格。 橙色小巴的個人風格更明顯,因為這些小巴本身屬私營公司,但加入曼谷的巴士系統。車上裝飾可能五彩繽紛,車頭車尾都擺放公仔,而父親駕車,母親售票,甚至帶著孩子在車照顧的情況並不少見。 石龍軍路並非常常擠塞,當交通暢順,司機或會小縱飛馳,涼風陣陣,在曼谷也能體驗像香港亡命小巴的速度感呢!

玉子燒的藝術

疫情關係,宅在家「煮返幾味」彷彿成為遊戲機和劇集以外最大的娛樂。雖有閒情逸緻,可是要煮出一道美味的餸菜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比起《天才主廚餐廳》(グランメゾン東京)那些登上米芝蓮星級的法國菜,《二月廿九》讓人感動的玉子燒似乎比較容易上手。 不過,正如蔡瀾所說炒飯是最基本亦是最困難的一道菜,所謂基本功最能看出師傅功架,玉子燒要燒得好,最重要是對火侯的鍛練,而控制好火侯實在不易。在那長長方正的玉子燒鍋上先抹上一層薄薄的油,等到溫度剛好能將玉子加熱至半熟狀態,立即倒上一勺調好的蛋漿,讓蛋漿均勻地分佈在鍋上。這一勺蛋漿不能太厚又不能太薄,太厚會令蛋漿受熱不一,鍋底(Well Done)、浮面的卻是(Medium Rare),有的做法就會將熟的是一面先捲起或戳破,讓未熟的蛋漿流到底部,可是這種做法會令玉子燒的內部有不同厚度的差異,造成外觀上的改變。蛋漿太薄就會像千層酥一樣,質感上變得酥脆,不再是玉子燒的厚軟而又挺。 如何烘好每一層的要訣就是不要讓蛋漿熟透,像茶餐廳炒滑蛋那種有一點點流心而又開始出現一點點黃金,不能熟透的原因是一個玉子燒視乎鍋子大小一層一層地捲上,一但太熟,蛋漿內的餘溫會把剛熟的蛋煮老,失去了嫩滑的質感。在這狀態下蛋層開始成型的時候捲上成為一層,而這一層才是真正的開始。要令玉子燒成型,還要加上一塊小木板,用來將捲好的那一層玉子擠壓,這個動作最主要的目的是為了擠出空氣,讓玉子內部成為一體,不會像(Emmental Cheese)一樣被老鼠咬出一個個洞(這當然不是,氣孔是發酵產生的)。這個擠壓的過程,力度控制固然是重要的一環,壓力會令玉子變得結實,口感就是來自每一次的擠壓,讓玉子一層一層融為一體,咬下去是千層蛋糕還是布甸就看這一個步驟。另一個要注意的要點就是,這一下擠壓就像燒烤爐上為美味的雞翼抹上蜜糖,承受著同樣的熱量,因為鍋子離火太遠會令溫度下降,重新調教溫度的同時有機會令原本的那一層煮老,同樣是水嫩的質感下擠壓才能質感相同成為一體,所以這一下火燒的溫度是必須承受的。當然你也可以選擇用電磁爐,但相信我,控制電磁爐的火侯是另一個困難模式。 玉子燒之所以困難,原因是你必須每一層都需要做得精準而且一致,像書法作畫一樣,急不來。一層一層煮好後,還要再放上比捲壽司更大塊的竹捲簾,捲好放置成型,然後才能切成一塊塊上碟享用。 好的美食當然也要有綠葉陪襯,在街上不難看到玉子燒配上芝士、三文魚、肉鬆等等一併享用,鹹魚青菜各有所愛,而我則最愛配上沙律醬,玉子燒的香甜配上沙律醬的酸甜,沒有喧客奪主的感覺,反而襯托出蛋香,可謂一絕。 下次到日本餐廳不妨試一試點一客廉價的玉子燒,試一試師傅的功架!

10銖可以做甚麼

10銖可以做甚麼

對香港人來說,泰國10銖硬幣的樣子很好記:它跟香港的10元硬幣一樣,外銀內金,也是一塊「金銀膶」。物價從來升多跌少,港幣10元能買的東西愈來愈少,約值港幣二元五角的10泰銖也一樣,哪怕泰國物價較香港廉宜。 日常五事,衣食住行外,今時今日還要加「(上)網」。在曼谷不時會見到廉價地攤賣衣服,好運的話,或能10銖一件。 若說食,一串路邊燒豬肉,或是粉麵店的白飯,今時市價也是10銖。粉麵店賣白飯,並非說笑,原因是泰國的粉麵店,既有湯粉麵,也有沒加粉麵的「高樓」(gao lao),類同香港的「淨乜物」,魚蛋高樓就是有湯的淨魚蛋,牛肉高樓就是有湯的淨牛肉,往往配白飯吃,該受湯菜(gaeng)配飯吃影響。高樓和粉麵通常同價,因此高樓加白飯,消費反而多一點。而泰國的粉麵店少見有淨粉麵供應。 至於住,曼谷的廉價公寓,平均日租也過100泰銖,10銖想找地方住,可能只能免費露宿。 10銖可以走的路卻可以很長。曼谷的公營無冷氣熱狗巴士,現時一程8銖;私人聯營的熱狗巴士,之前曾介紹過其車費每程10銖。如果從華喃蓬(Hua Lumphong)火車總站乘一路向北,到蘭實(Rangsit)的29或34號公營熱狗巴士,兩小時車程,三四十公里路,還是10銖有找。 如說網,泰國的手機上網計劃當中,還有每日平均收費約10銖的計劃,10銖可勉強應付日常通訊需要。 五件事以外,10銖硬幣對泰國不少人的日常衛生頗為重要,究竟為何? 泰國不少城鎮的住宅區街上,都有投幣洗衣機,方便家中沒有洗衣機的居民,不想光顧洗衣店的遊客亦可使用。這些洗衣機每次收費由20銖起,至30、40、50甚至60銖,洗衣粉漂白水和柔順劑則請另行自備。它們通常只收10銖硬幣,換言之,如果手上不夠10銖硬幣,附近無店無人可供找換時,這些洗衣機就光顧不得。於是在家儲備一些10銖硬幣,就變得重要。 不知泰國的收費洗衣機,何時會接受QR Code或智能卡付款?

泰國最大的24小時蔬果批發市場「泰市場 ตลาดไท」

泰國最大的24小時蔬果批發市場

泰國古諺有云「水裡有魚,田裡有米」,到現今的泰國仍是物產富饒,泰國魚米既香,亦盛產蔬果。蔬果產量豐富,供大量集散的批發市場就應運而生,貼近曼谷北邊的巴統他尼府Pathum Thani,就有一個全國最大的蔬果批發市場,名為「泰市場 ตลาดไท Talad Thai」,中文名稱取自開泰銀行在該處的分行。 Talad Thai佔地100萬平方米,亦即一平方公里,其西邊連接曼谷和泰北清萊,可到緬甸的南北主幹道帕鳳裕庭Phahon Yothin路。其歷史不算悠久,大概23個年頭(1997年創立。) 這市場主力從事蔬果批發,不同的蔬果都有專屬的批發區,如橙柑市場、西瓜市場,同時有預留給柚子、芒果、榴槤等批發區。無論國內外入口水果,均經由這裡集散。 除此之外,市場一樣歡迎大小零售,例如有曼谷較少見的牛肉檔,這裡就七八家吃過夠,大都是清真肉檔,並賣牛雜。少吃牛的朋友也不相幹,附近也有新鮮海產,充滿濃濃海洋味;另外也發掘到傳統特色糖果餅乾,以及多款自家製辣椒以供選擇。總括而言,市場內貨品款色包羅萬有,不防來走一趟尋寶喔! 貼地交通:如想來廉價搜購一些漁農手信,可於曼谷勝利紀念碑西北角的巴士總站,乘搭橙色的空調巴士39號前往。如交通暢順,一小時半內則可抵達。泰市場為24小時開放,想到就可以起行呢! 相關資訊:細心的訪客於Talad Thai的入口或會發現,批發市泰文拼寫是ไท,比泰國的ไทย少一個 ย字,但兩字其實相通。

冬蔭無話必有功

未到泰國前所認知的泰菜,離不開冬蔭功,起初知道它橙紅色、屬流質、帶辣,有蝦,亦了解泰語中「功」即是蝦。有所謂「食」海無涯,流行於世的冬蔭功背後,還有更多學問。 我們這些外國升斗小民的一廂情願,認為冬蔭必然有功,可能是被針對外國人客群的泰國菜館所影響。 其實只要認識泰文,不難將「冬蔭」兩字拆開,冬是煮,蔭是酸辣,這種酸辣煮法,可加任何肉類配襯,豬肉、雞腳、魚頭,不一定要加蝦,辣度可以一致,風味卻是不同,甚至素食冬蔭亦無不可。 之後曾到某餐館點菜,看到餐牌有一味「清湯冬蔭雞」。我並不好奇冬蔭雞,卻好奇清湯冬蔭是什麼玩法?於是一嚐此味菜色,發現湯果然清,有香茅、南薑、箭葉、橙葉等冬蔭材料,湯水是大辣,卻沒加椰漿。據說,清湯冬蔭才是原本的冬蔭,加椰漿,廣為外國人所知的濃冬蔭,近五十年才有。 我正躊躇如何把湯水喝完,眼見泰國人只把湯一匙一匙的灑在白飯上,臨吃才灑。冬蔭湯其實是gaeng的一種,gaeng可意譯成「湯菜」,以湯煮熟材料,湯汁用來撈飯濕飯,方便入口,並非餐湯。一直以來喝了多少冬蔭類,到今天才知道其本來吃法呢! 另一個與食有關的必學泰語 — Tam Sang,字面解作「按order去做」,類似香港大排擋的模式。 有次我到Tam Sang店,在餐牌看到冬蔭炒飯,跟普通炒飯一樣價錢,才40銖一碟。心想此處乾撈粉麵也像香港跟湯,那會否是配冬蔭湯的炒飯?好奇來一碟,發現是直接炒飯,顏色偏紅,有香茅碎和幾片箭葉橙葉,味頗辣,略濕,並沒配湯。那時才學懂,冬蔭乾吃不只是冬蔭味薯片,冬蔭料炒飯又是一大發明。 可能我下回的冬蔭新驚喜,會是冬蔭味雪糕或冬蔭椰汁層糕,甜混辣。泰國對冬蔭的愛己超乎我想像,泰amazing! 圖:冬蔭肉碎滑蛋飯,冬蔭肉碎鹹蛋飯

佛國的聖母像,想不到吧?

竹汶府城老街聖母無原罪座堂

離尖竹汶府城老街一河之隔,是當地天主教的主教座堂「聖母無原罪座堂」。教堂已是第四代,呈現哥德式建築風格,稍逾百年歷史。 不論在畫布或是塑像見到的聖母像,多數是比較樸素,而飾以重寶的聖母像並不多見。但位於泰國東部的Chanthaburi尖竹汶府城(จังหวัดจันทบุรี),就有一個綴滿寶石的聖母像。 眾所周知,泰國是佛教國家,同時兼容其他宗教,只要付出腳力多走幾步,不難發現伊斯蘭教、天主教、印度教,以及華人傳統信仰,均是構建泰國本土文化的一塊重要拼圖。 主角當然是綴滿寶石的聖母像,就在教堂中央靠右,參觀或請求聖母代禱的人,不論心中所想,始終不絕,可見在當地人心目中地位之崇高。而貼滿聖母像的寶石,草率一計,不下於萬計,都是當地教徒誠心捐獻所得。 何來如此這般寶石? 尖竹汶的是曾經富裕的大城,遠古以來都是寶石集散地。府內有大大小小寶石礦,老街西南就是著名寶石市場,國內外寶石商都留下不少汗水及腳毛,其中藍寶石最為有名。 除寶石外,府內盛產榴槤、紅毛丹、山竹、胡椒等土產水果,亦有瀑布、海景、名山和獨特美食等,年中吸引各地遊客,雖說離曼谷車程四小時,但都值得花上兩三天稍留。 去尖竹汶,順道遊覽鄰近城市 向西走,可到羅勇食海鮮,又可到芭堤雅、春武里遊遊;向東走,則有達叻府和象島等慢活好去處,不妨試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