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th: March 2023

電影感?

有些朋友會問怎麼才能令自己的拍攝更有電影感?是不是上下加黑邊就可以令整段影片更有電影感? 其實可以說是,又可以說不是。 先說這條上下黑邊的歷史,最初統一的電影比例是闊0.95英寸高0.735英寸的35mm膠片,每一塊膠片左右側都會有四個孔,讓膠片能更穩定地記錄和播放,而這個時候的影像比例是4:3。 到了有聲電影來到,要將聲軌記錄在膠片左側上而令畫面收窄到1.37:1,而這個比例被美國電影藝術和科學學院定為35mm有聲電影底片的標準,而1.37:1這個比例就成為了學院比例(Academy Ratio),而當時放映的比例仍然是4:3。 到了電視普及的年代,每一個人都可以在家中看到4:3比例的影片,便不再新奇了,所以不少電影人便開始發展新的視野,製作出不同比例的電影,讓觀眾有新鮮感。 先是用三部35mm底片攝影機合製出2.58:1的超闊銀幕電影Cinerama,需要同時用三部投影機播放,因為價格高昂又麻煩,很快便被淘汰。中間出現過不少影像比例,不過最後廣被普及使用的就是1.85:1和2.25:1這兩個影像比例。 所以下次在影片拍攝的時候,想要有上下兩條黑邊,記得預先跟videographer說一聲想要的影像比例,而不是上下黑邊。

荷蘭chill鬆餅

每天最期待就是下班的時候,被拘留的時間得釋放,就是要吃些能滿足自己身心的美食。 坐落在在荃新天地水池旁的boundless,除了地方闊落環境舒適,味道亦不錯。 先點了水牛芝士意大利青瓜蝴蝶粉配蕃茄尖椒忌廉汁,對於意粉類實在沒太大喜好,因為在外頭吃到很差的經驗實在太多,不是很粉,就是沒有味道,而又creamy又有新鮮材料實在少有。 第二道菜是Green day Dutch baby,其實就是牛油果荷蘭鬆餅,一上菜熱氣騰騰已經聞到芝士和忌廉香,切下去滿滿的薯仔、菠菜和大啡菇,外脆內軟,既好味又飽肚。 最後點了Dirty Tiramisu作結尾,濃濃冧酒加creamy口感,加上滿滿可可粉增加口感和減少飽膩感。 整頓素菜來說既好味又健康,而且亦非常飽肚,值得推薦。

南丫書蟲

今年春天的尾巴好像特別長,天氣還未到很熱的時候就是要外出一下,乘著船去到南丫島,首先還是要去看一下風車,畢竟在香港也很少見,不過在起行之先,還是要填飽肚子。 到離島區通常都會先想起海鮮,不過這天比較早起,還是到cafe喝個杯提神咖啡,順道吃個早餐。 離碼頭數分鐘路程,這次來到南丫書蟲,家挺有海灘氣息的cafe,第一道菜當然點選了香蒜白酒蜆意粉,在看過不少食評下,這道菜最為出名,味道不在話下,蜆的份量也可以說是跟老闆有親的巨量,味道鮮甜清新、蜆肉亦彈牙飽滿。 第二道菜是蜜糖烤排骨配薯條,烤焗時間掌握得非常好,剛好外皮有點酥脆內裏嫩滑,味道又不會太過濃烈,份量也是老闆兒女的驚人,不過排骨壓在薯條上,對喜愛脆薯的朋友就要快手分開他們了。 最後來的是脆皮炸雞翼,在炸物上同樣控制得非常好的火候,外脆內嫩還能咬出一口不斷上升的熱蒸氣,加上檸檬汁後減低油炸的油膩感。 由早餐頓時變了午餐,帶著美味飽足的身心又可以支撐一整天的行程了。

堅離地土耳其

柴灣角街在荃灣,堅離地7po理所當然不在堅離地城,而是位於佐敦的別緻土耳其菜。 一上菜當然先主攻串燒,雞肉和牛肉串與豐富的香料味混合一起,加上微微的香辣和外脆內軟的口感,作為開胃的小菜可算是稱職。 接下來就是個人十分期待的蟹肉餅,十年前在某尖沙咀名酒店點過的菜式如今以五份一價錢就可以品嘗到,而且除了煎得比較乾身以外,整體來說蟹肉味亦香鮮出眾。 主菜是乳酪黃咖哩配中東香草飯,不過點過後只來了一小碗,原來是香草飯太受歡迎,已經賣光了,所以再送我們一些中東皮塔餅,土耳其菜就是香料、飯和麵包,一並享用味道濃香而不油膩,而且不會因為香料而失去食材的原味,確實大滿足。

煮炊

翻譯和文字的藝術就是會光看字就頓覺更美味,就例如炊飯,日本漢字的炊飯其實就是煮飯的意思,雖然是同一樣東西,不過總能感覺到炊飯比煮飯更美味,有一種野外柴火啪喇啪喇的聲音,也就是野炊的感覺。 回到城市,最喜愛的一家炊飯餐廳非Boon莫屬,作為一家法日料理,炊飯可以說是做到最好。 第一道菜毫不猶豫選擇了鰹魚熟成封門柳配香煎鵝肝松露醬炊飯,法國菜有鵝肝點鵝肝一定沒有錯,不過沒想到熟成封門柳可以這麼嫩滑,三成熟的彈性配上輕輕的鰹魚咸香,襯搭濃而不膩的珍珠米松露醬炊飯,剛剛好平衡到每一個味道,鵝肝亦煎得金黃嫩滑,不會太小太薄,又沒有太乾太柴。 第二道菜是羊肉炊飯,炊飯配上紅蘿蔔和提子乾別有一番手爪羊肉的風味,沾一下頂頭的濃滑醬料份外惹味。 最後必點法式多士,口感濕潤軟滑,濃厚的蛋香配搭雲呢拿雪糕,加倍美味。